9月17日晚,由最高人民法院和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攜手打造的大型法治演說類節目《法治中國說》第三季“大法官說”播出第二集《司法保護知識產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二級大法官陶凱元在演說中回顧和總結了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并與專家就當前知識產權領域的熱點問題以及新形勢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面臨的挑戰進行深入探討。
陶凱元表示,新中國的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制度應改革開放而生,隨改革開放而興,為改革開放而強,歷經40年發展,司法保護主導作用成效凸顯,司法保護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司法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近年來,中國法院審理知識產權案件數量大幅增長,審判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知識產權審判體制機制逐步健全,出臺一系列司法解釋和司法政策文件,積極推進相關政策指引,與世界主要國家司法機構及相關國際組織的交流與合作日益加深,越來越多的案件產生了重大國際影響,中國法院正日益成為國際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的優選地。
陶凱元強調,新形勢下,各級人民法院要搶抓機遇,勇迎挑戰,要按照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要求,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營造一流營商環境,助推經濟發展“新引擎”,堅定不移地為創新創造護航;要繼續推進知識產權審判隊伍建設,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顧全大局、精通法律、熟悉技術,具有國際視野的知識產權審判隊伍;要繼續加強國際交流互鑒,為全球知識產權規則的制定貢獻更多中國經驗和中國智慧。
新聞來源:百家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