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包括美國國家籃球協會(NBA),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MLB)和國家冰球聯盟(NHL)在內的五家美國體育組織已經對“在線市場”提起品牌侵權和假冒訴訟,而IMG學院許可公司和內布拉斯加大學也以原告身份在美國伊利諾伊州北區地方法院提起了訴訟。一時之間,全美網絡品牌保護與品牌侵權的話題甚囂塵上,“在線市場”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打假”熱又掀起了一層巨浪。
所謂“在線市場”,并不是一家公司,而是成千上萬的互聯網商店的總稱。據外媒記者深入報道,“在線市場”的盈利模式是讓眾多的美國居民在互聯網上購買未經許可的假冒產品,那么為什么會有這么多人去買這些假冒偽劣產品呢?難道是美國經濟下滑了嗎?還是市場口味忽然變了?答案當然都不是,那是因為美國居民以為他們買到的東西都是真的。那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原來,“在線市場”通過集聚大量“有特色的”品牌域名和商標,并在互聯網上出售假冒商品,給人的印象是他們銷售的是通過許可的產品。因為這些域名與商標“像極了”某些品牌,他們肆意的在網絡品牌保護相關法律的邊緣上滋長。許多消費者上當受騙卻不知,更有甚者,有人通過這個市場進行侵權商品交易,就更滋長了這片假冒偽造的市場。此次,美國五家體育組織終于將“在線市場”告上了法庭。據這些體育組織稱,銷售假冒商品的網站估計每年接待數千萬次,每年在線銷售額超過1,350億美元。該聲明還稱,侵犯商標的在線市場導致數以萬計的工作崗位丟失。根據投訴,被告的域名還將一個或多個原告的商標納入URL,該網站還包括內容和設計元素,使消費者難以將其識別為假冒網站。據稱,假冒產品給這五大體育組織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五大體育組織相關發言人表示,“除非被告被禁止使用這些侵權域名及商標,否則這些組織將遭受未來不可挽回的損害”,可見其強硬的態度與保護網絡品牌的決心,該次事件也讓眾多商家重新審視了網絡品牌保護的重要性,目前此案仍在進一步受理中。
新聞來源:海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