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團購特斯拉,導致品牌方價格監控價難,消費者更是不知道何去何從這究竟是怎么回事讓我們來看一下:
7月22日
拼多多聯合宜買車上線了特斯拉秒殺萬人團活動,為消費者提供2萬元現金補貼,平臺價25萬買到特斯拉(官方指導價是27萬)。這原本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畢竟拼多多“拿錢補貼”是三天兩頭的事。
7月21日
特斯拉發了官方聲明稱沒有和拼多多有合作。當然,這對拼多多來說也正常,因為跳出來“打臉”拼多多的品牌方也太多了。本來以為一切就會回歸平靜,但是這次特斯拉對“團購門”的重視出乎意料。
8月14日
特斯拉被爆“不交車”,因為懷疑用戶是在拼多多平臺上買的車,所以拒不交貨,即使用戶重新下單,也是不交付,并建議用戶去投訴拼多多。
8月19日
特斯拉再度回應,稱“8月18日晚拼多多幫助武漢車主提車成功”是拼多多自導自演炮制的假新聞,特斯拉全球副總裁、大中華區負責人還表示將保留追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利。
品牌方要注意有效的價格監測能夠幫助品牌方“打假”,維護市場的秩序。通過系統智能監測出各款價格異常的商品,找到源頭假冒、侵權行為,追溯到各平臺的售假店鋪。除了拼多多外,京東、蘇寧、國美、天貓、淘寶、網易嚴選、小米有品、唯品會、小紅書等平臺都有可能存在。品牌方正是缺少價格管控的安全意識,所以才有這種平臺和商家 來進行找空擋的行為。
有價格監控的問題,品牌方可以來百博知識產權咨詢如何進行價格管控和線上打假、維權等問題。